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2013年最感人的醒思分享
  生活教育家鄭石岩首次披露成長經歷,以及母子間互動的珍貴點滴。

  去年,年邁而行動不便的母親要求回宜蘭老家探望親友。望著母親與舅舅親熱敘舊的一幕,勾起了我對母親早年的種種記憶……

  為了支撐家計,母親遠遠地走在崎嶇的山路,挑著番薯搖搖擺擺的身影;

  在下著毛毛細雨的冬夜,母親帶著我往賭場去勸爸爸回家,她溫柔而堅韌的神情;

  激勵我不可依賴老師善意,要靠自己課餘賣水果賺取學費、跨出人生第一步的勇敢母親;

  深知「窮則變,變則通」,總會透過閒談激發我解決問題的創意的聰慧母親;

  當我意氣風發時提醒「福不可以受盡」,記得為他人留一點福田,創造圓滿祥和的母親。

  原以為,我的美好人生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回首才發現,這些都是母親以慈愛與智慧澆灌的花結出的果。

  出身自宜蘭農家的鄭石岩老師,人生閱歷豐富,生命中精采的第一堂課,來自母親在實境中生動活潑的啟發。雖然母親從未上過正式學校,卻能將生活的體驗轉化為豐富的教材,教會他做人做事。她的愛與慈悲以及待人處世的溫厚智慧,完全體現在點滴的生活教育與談話互動中,有如明燈引導他正向思考,度過重重難關,走向光明美好的人生坦途。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家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目錄

§獻給摯愛的母親
§自序 母愛帶給我的美好人生 
一 縫在新衣裡的愛 11
二 蓮鄉夢境的親情 17
三 浴火重生 22
四 放風箏 27
五 戒賭令 32
六 蓮霧樹下的期勉 37
七 到雷音寺造命 42
八 努力就好 47
九 在參與做事中成長 52
十 愛是生命的春暉 57
十一 拼湊出美好 62
十二 善誘與激勵的力量 67
十三 小批發新嘗試 72
十四 想辦法解決問題 78
十五 與信仰會心 83
十六 逆境振作笑一笑 88
十七 路是人走出來的 93
十八 懂得苦中作樂 98
十九 有佛法就有辦法 104
二十 坐襌可以養心 109
二十一 要尊敬父親 115
二十二 愛就是勇於承擔 120
二十三 和氣生財 125
二十四 一本初衷好努力 130
二十五 安忍可以致遠 135
二十六 不唱衰人生 140
二十七 責任不容打折 145
二十八 永遠有目標 150
二十九 勇於圓夢 155
三十 負責與寬大 160
三十一 慈悲的影響力 165
三十二 福不可受盡 170
三十三 盡孝要及時 175
三十四 看得開心更寬 180
三十五 你也會年老 185
§後記  190
 

作者序

母愛帶給我的美好人生

  人生真像是一趟旅行,母親正是孩子的導遊。如果母親身上綻放著有能力的愛,她的慈愛將化作孩子的生命力和意志,她的智慧和溫柔會帶給孩子光明的希望和潛能。

  我擁有溫馨美好的母愛,給了我美好的人生。我的母親雖然沒有讀書,但卻有很好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她沒有進過正式的學校,卻能從現實中學到知識和見識,從聽聞中學到佛法和美德。所以,她有豐富的素材教導子女,透過生活的直接體驗,教會我們做人做事。

  母親常叮嚀說:「只要你學會正確的待人處世道理,就能在現實生活環境中水到渠成,走出美好的人生路。」

  母親生在農村,她的父親是一位泥水匠,家境小康,所以在結婚之前,她的生活是幸福的。她與一般農家子弟一樣,要上山工作,到工地當女工。她的手藝高超,不但做得一流的女紅,更能做出美味的台菜料理,是秀外慧中的女性。

  她婚前婚後的生活,則有天壤之別。由於父親愛玩嗜賭,生意又不順利,家庭窮困且不說,感情上的支持也沒有。母親就在這樣的困境中,靠著虔誠的佛教信仰和毅力,把孩子們帶起來。她教導我們做人做事,期許我當火車頭,帶動弟妹一起成長;她勉勵我半工半讀完成學業,提醒我不忘求學長進,讓我在歷經波折之後又回到大學念書,完成碩士學位。她像是高明的教練,教導我走向美好的人生。更值得讚嘆的是,她用慈悲的影響力,感化了父親,在中年之後戒賭戒酒,共同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父親受母親的影響,最後也在佛光山皈依,成為虔誠的佛弟子。

  母親教導我們的方法,是在生活中自然的交談;在實際工作和待人接物中,直接指導,而且一點都不囉嗦。由於我是家中最大的孩子,遇到家庭窮困,自然要負起部分家計的責任,所以我學得特別多,生活經驗也更加豐富。我從高中開始,就做水果生意分擔家計,母子之間有更多切磋和商談,從中我得到母親許多啟發和指引。

  在這本書裡,我選擇了三十五個小故事,都是母親教我做人做事的趣事。從幼兒開始到現在我早已過耳順之年,我領受到美好、有啟發性的交談盡萃於斯。這些內容不只對我是珍貴的,對於不同年齡層的讀者,也是有價值的。這些往事憶趣,不但是我對母親的感恩,也是可供現代父母親教育子女的參考素材。

  社會正快速的演變,眼前正受到世界性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整個社會性格,瀰漫著低迷消極的風氣,這必然會影響下一代正向性格的發展。此刻,我寫這本書,正適合現代父母的需要。我要呼籲父母親,除了要重視學校教育之外,亦要兼顧生活教育,教導孩子體驗面對現實生活的事務。

  我母親教給我的是正向的態度,透過磨練和體驗使自己能幹,以及培養正確的信念和美德。這樣的教育觀與現代當紅的正向心理學,及其所重視的培養長處和美德,確有相通之處。希望我的經驗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共鳴,在教育上促成新思惟和創意行動。

  母愛對每個人而言,就如三月的春暉,她的光明性、溫馨與柔和,孕育每個生命的活力和希望。我母親教給我的事 ,正折射出每個人美好的春暉。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7157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0.96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縫在新衣裡的愛

我人生中精采的第一堂課,是母親用慈愛的春暉,在生活實境中所作美好的啟發。

回憶幼年往事,第一個浮現的母愛印象,是同母親及家人歡喜快樂地準備過年的情景。新年前夕,鄉下家家戶戶瀰漫著準備過年的歡欣、恭敬與懷抱新希望的氣氛。我家也不例外,屋子裡放置著各色年貨用品,年糕和紅龜粿都蒸好了,眼前看到的是充滿富足的景象。

當時,我雖然才只是剛學會走路和奔跑的年紀,不過,母親仍不時親切地指導我做點事。我在母親和家人旁跟前跟後、跑腿幫忙,彷彿自己也賣力地參與了新年準備,是個能幹的孩子。即使不小心把東西弄翻,母親總是耐心地收拾,指點我正確的做事方法。

過年前的兩週是母親特別忙碌的時期,但她仍抱著好心情,時常唱著兒歌並逗弄我一起唱唱跳跳。她以閩南語唱著:「甜糕過年,發糕發錢,包仔粿包金,菜頭粿吃點心。」既諧韻又好聽。

我這個小跟班,也感染了她的勤奮和振作。一到晚上,母親就點著油燈,縫製堂哥和我的新衣。在黯淡搖曳的燈光中,我總依偎在她的身邊,目不轉睛地看著靈活穿進穿出的針線。她也會教我幫忙把布拉平整以便縫製。我很高興替她拿工具,協助穿針線。其實,這些事都是她自己做的,只是為了讓我有參與感,帶來成就感而已。因為,這能讓孩子擁有好的自我感覺,相信自己漸漸長大,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鄉下的油燈,雖然只照著一公尺方圓的微亮,但對於母親和孩子的心,卻像心燈一樣,有著連心的溫暖和光明。母親抬起頭來,用期待的眼光看著我說:

「你的眼力很好,多看幾次,你也能學會幫忙縫衣服。」

「可是我會刺到手。」

「我教你一針一針的縫,你試著做看看;做得對就不會刺到手。」母親摟抱著我小小的肩膀說道,並將縫紉中的衣服遞給我,接著把針線也給了我,並指導我縫進縫出。我小小的手竟然也能聽她的使喚,縫了好多針。

「有刺到手嗎?」

「沒有。」我重複著剛剛她說的話:「只要做得對,就不會刺到手。」

母親開心地肯定我,摟著我又說:「凡事只要方法對,就能做得好;熟練了它,什麼都容易做。」她把衣服抱了回去,我看著她敏捷的手,做針線活猶如神仙在跳舞一樣。

次日的夜晚,母親又是在燈光下做女紅。我還是坐在曠床上(大通舖)看她絕技般的縫紉技術。

「我手頭正在縫製兩件新衣,帶點咖啡色的是堂哥的,另一件藍灰色的是你的。這是你們自己選擇的,你們都會喜歡的,新年穿起來一定很漂亮。」

「昨天為什麼要讓堂哥先選?他先選好我就沒得選了,其實我也喜歡他那一件。」

「哥哥比你大,所以讓他先選,這叫長幼有序。再說,他的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他會想念他的親爹親娘。為了讓他多感受點溫馨,所以讓他先選喜歡的。你當時能同意,我為你感到安慰。」我點頭接受母親的規勸。

既同情又渴望地追問:「堂哥的爸媽到哪裡去了?我們可以找他們回來,讓他也有親爹親娘嗎?」

母親說:「你堂哥的父親就是你的大伯,在日據時代被徵調去當兵,遠赴南洋打仗,沒有音訊,聽說是戰死沙場。至於他的媽媽,後來帶著大女兒改嫁了。他留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裡,阿公是我們的大家長,他和你就是親兄弟,要相親相愛、互相照顧。」

我應允母親的期待,把堂哥當成親兄弟一樣。新年的大清早,兄弟兩人穿著新衣,跟著大家庭的每個人一起祭拜佛祖天神,上香鳴鞭炮祈求平安發財,我們兩個蹦蹦跳跳的孩子,在供桌前跟著禮敬,陶醉在香煙繚繞的清晨,高興地迎接著日日是好日的希望。

愛的一課是及時教導來的,兒時的情境依稀可見,學來的生活智慧,卻永遠在心中放出光明和溫馨。我年近七十了,還是懷念母親的愛和慈悲,更相信要做對的事,而且方法也要對,才不會傷了自己。

我人生中精采的第一堂課,是母親用慈愛的春暉,在生活實境中所作美好的啟發;它不是用說教或叮囑,而是一針一線縫在新衣裡的愛。
 
 

 

 

 

... 大疫期間,在家禁足已近兩月。自己做菜自斟自飲,家中的存酒日見減少。 上周六,我和宋石男分處北京、成都,隔著兩千公里在網上視頻欄目「默存詩酒談」對談李白與酒,十萬人圍觀。 可以斷言一句,在世界歷史上,李白是迄今為止與酒親密度最高的文學家,沒有之一。「李白」這個名字就是詩酒風流的指代。今人不管讀過多少書,大概沒人不知道李白的,而一提起李白,首先想到的是他愛喝酒,他會寫詩。李白的詩篇,即便沒有寫到喝酒,詩句亦透出濃濃的酒意,醺醺然而飄飄欲仙。杜甫也愛喝酒,但顯然李白身上所具備的「酒神」之氣概,杜甫則很少。 那天我和石男圍繞李白喝酒,天南海北地扯了兩個小時。事後總結那天的對談,還有許多話題欲說還休或淺嘗輒止。再整理思路,我認為要關注的第一個問題是: 李白為什麼有酒喝?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有錢就有酒喝唄。李白出生於富商之家,父輩應該為他留下一筆不小的財富,但他很快就揮霍光了。他二十五歲那年,第一次東遊吳越,不到一年,三十萬金散盡(曩者游維揚,散金三十萬)。其中一大半大概是和朋友喝酒花掉了,而且不是簡單地喝酒,要找美女陪酒,給的小費所花不菲吧。如「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美女不是平白無故地來勸酒;「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底奈君何」,十五歲豆蔻年華的陪酒女,坐在他懷裡喝多了,然後還一起入芙蓉帳,那更得掏一大筆銀子吧?看崑曲《桃花扇》中侯方域梳籠李香君那夜就可知。雖然唐、明易代,但規矩是一樣的。 若放到歷史的大背景下看,李白能痛痛快快喝一輩子的酒,到哪裡能都找到酒友、美酒與陪酒女,是時代所鍾愛也。我對宋石男說,我倆都愛喝酒,但若我們穿越到父輩年輕時代,譬如1960年,我們即使愛酒又能如何?除了極少數人還有特供的茅臺,全國大多數人,連吃飽飯都難,別說喝酒了。我的父親告訴我,那時候在醫院,饞得實在不行了,用醫用酒精兌水喝下去。 李白一生最好的年華在開元、天寶年間度過。從開元元年(713)到安史之亂爆發的天寶十四年(755年),這42年不但大唐帝國最繁華的一段時期,也是中國兩千多年裡少有的盛世。王安石有一首詩想像著這個時期長安年輕人小確幸的生活:「願為長安輕薄兒,生於開元天寶時。鬥雞走馬過一世,天地興亡兩不知。」 李白生於長安元年(701),唐玄宗改元開元時,他十三歲(按照古代中國習慣計以虛歲);安祿山「漁陽鼙鼓動地來」時,他五十五歲。此後他在動亂中度過七年的垃圾時間。他能喝酒、愛交友、精力旺盛的青年和中年,和大唐的盛世重疊。國家和普通百姓的富足,使酒業繁盛,酒風浩蕩。 中國古人喝的酒,以糧食釀造為主,水果釀造的如葡萄酒,也有,但不是主流。釀酒很耗費糧食,在戰爭或莊稼歉收年份,官府是嚴禁民間釀酒的。在漢代,對普通百姓來說,喝酒是一種奢侈的消費。 秦始皇二十五年,使王賁攻取遼東,虜燕王喜,「五月,天下大酺」,「賜人民每里六石米二隻羊(《秦始皇本紀》)。」漢文帝即位時,「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五日。」 《集解》 解釋道:「漢律三人已上無故髃飲,罰金四兩。今詔橫賜得令會聚飲食五日。」漢武帝封禪後,於明堂之上制詔御史:「賜民百戶牛一酒十石。」 在大唐開元、天寶年間,人喝酒便是尋常事了。杜甫有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人民安居樂業,四夷來朝,連年豐收,糧食多得吃不完,就用來釀酒。所能供應的酒總量充足,自然會培養出更多的消費者,酒店賣酒、陪酒業也跟著繁華起來。那時候不僅僅長安城的官員有酒喝,住在襄陽鄉下的布衣孟浩然也是不愁有酒可飲,三天兩頭醉一場,留下了多篇描寫喝酒的詩。如:「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清明日宴梅道士房》)」,還有編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 杜甫沒有李白的「酒運」,乃是因為他比李白小11歲。安祿山造反時,他四十四歲,人到中年,養家壓力本來就大。盛世一下子變成亂世,杜甫這位京城的中層公務員,平靜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直接從小康墜入困頓。幼兒都被餓斃了,哪還喝得起酒?「朱門酒肉臭」只能是極少數的權貴。他詩中有「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等句。乾元元年,兩京收復,世道還沒有壞到極點,任左拾遺的杜甫雖然已窮困,但還能典賣春衣換酒喝,有人賒酒給他喝。到了飄零巴蜀時,完全潦倒到連廉價酒也喝不起的地步。 悲哉,老杜,所以他回憶開元盛世的詩句中流露的是繁華不再的悵惘和悲傷,傷國運,也哀自己。 開元、天寶四十二年,是有酒喝的幸福日子,在歷史的長河裡,只是一瞬間。對李白來說,占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比起杜甫,李白的幸運乃拜時代所賜。晚輩總會比前輩的日子過得更好,往往是美好的願望而已。大多數人,包括李白、杜甫這樣名垂千古的文豪,他們活著的時候,命運只能隨時代的大潮浮沉。如杜甫《客亭》所吟:「多少殘生事,飄零任轉蓬。」 「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方方說出的這個金句,對李、杜而言亦然。酒運即時運也。 ... (待續:《李白和大唐酒局》《李白怎樣喝酒》)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qxm2b6b.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8055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城白天沒精神改善中醫診所埔心憂鬱中醫推薦北斗睡眠障礙門診改善中醫診所永靖噁心看什麼科
田中肌肉疼痛看什麼科 大村四肢麻痺看什麼科 治療效果不錯的鹿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埔里呼吸困難看什麼科 溪湖頭痛看什麼科 和美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伸港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中醫 名間鄉發燙感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最推薦的和美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埤頭頭暈治療中醫 水里肌肉、關節莫名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鹿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ateebdl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